我院今年的冬病夏治将于7月14日正式开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1-07-06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冬春季节好发的病在夏季治疗。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对一些在冬春季容易发生或复发、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缓和期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春季节减少发作或减轻发作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记载“失四时阴阳春,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也。”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是相一致的,人应在春夏时节保护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
我国6月—9月气候相对炎热,特别是伏天江南地区更热。这段时间,阳气最盛,机体各种机能调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外治调养,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穴位敷贴、中药内服、饮食药膳等扶助正气,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基本不发。
淮安市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已有多年,该院每年夏季专门开设冬病夏治专科门诊,治疗各种冬春季节容易发作的慢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冬病夏治主治病症
将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以呼吸系统反复发作性疾病为主。主治疾病包括:
肺性疾病: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
小儿疾病: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咳嗽、小儿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遗尿、慢性泄泻等;
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颈椎病、肩周炎、四肢麻木等表现阳虚寒甚者。
喜暖怕凉、遇冬怕冷、慢性寒性胃病、慢性腹泻、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
  
最佳治疗时机
为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应选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因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
   今年的伏天为40天,初伏714723,中伏时间为72482,中伏加强时间为83812,末伏时间为81322日。此期间调养人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本年度三伏时间较长,多出一个中伏加强的时间档,所以依照治疗叠加的原理,今年冬病夏治的效果会更好。
 
治疗方式
穴位敷贴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夏季三伏气候炎热,人体毛孔开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此时借“天之阳气”助辛温香燥药物之威力,鼓舞人体阳气,使药物通过经络气血传导到病变所在脏腑,起到温化“伏痰”,扶助正气的作用,使正气渐复,机体免疫力增强,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生姜等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血的中药研成细末,调成泥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穴位贴敷。贴的时候,先用酒精消毒,取直径为1cm左右的膏药,用5cm×5cm的专用胶布贴在穴位上。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肾俞穴,根据病情,可以再配用大椎、定喘、天突、列缺、中府、膻中等穴位。一般夏令初伏起贴,间隔7—10天1次,至末伏为止。
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得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针法一般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以达到调整营卫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一般用的是艾灸,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和艾条,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推拿
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拔罐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以此来疏通经络祛除寒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刮痧
中药内服
医师根据患者体质、病程、病情轻重、阴阳偏盛偏衰的个体差异及脏腑失和的不同类型,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开出中药处方,主要达到调节肺、脾、肾三脏,扶正祛邪的目的。中药多以补肺健脾、健脾益肾、温肾壮阳、化痰活血、温经通络为治则。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内服主要是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的方法,因人而异,配制中药汤剂进行调理,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夏季中药要放置在冰箱;穴位贴敷治疗时,最好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内休息,不宜在温度太低或太高的环境中久处,因为环境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皮肤毛孔收缩,且环境温度太高将使汗液分泌增加,影响药物固定而影响疗效。拔火罐、艾灸等要注意防烫伤,刮痧、推拿注意手法防止损伤皮肤。
 注意饮食调养,冬病夏治期间不宜进食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刺激的食品及冷饮,应避免受凉。
 如果敷贴过程中,穴位皮肤由轻微的灼热刺痛感甚至出现水泡,属于正常反应,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应好好休息,生活有规律;小儿敷贴应防止小儿将药物抓掉或抓破皮肤。
 
就诊程序
 二楼针灸推拿科(提供针灸、推拿、刮痧、穴位敷贴、拔火罐等治疗)
门诊一楼咨询、挂号 
 三楼淮医名医堂(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开中药内服、提供穴位敷贴治疗)
 一楼划价、收费       到相关诊室接受治疗
(责任编辑:董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