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吴某 性别 : 男 年龄:56 岁
民族: - 文化程度: - 籍贯: - 职业: - 婚姻状况: 已婚
主诉:双下肢水肿 4年,加重 2周。
初诊:患者 4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 ,西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 ,对症用西药治疗后好转。近 2周因工作劳累,经常熬夜,出现双下肢水肿 ,经西医输液消炎治疗 5天,症状 缓解,但停药后复发 ,遂来诊。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双腿沉困,自觉乏力,饮食、二 便尚可,形体消瘦 , 面色晦暗无华。舌质暗 , 苔白, 脉结代。
中医辨证 :水肿(脾肾阳虚 )
西医诊断 : 慢性肾炎。
治法: 温阳化气行水。
处方: 真武汤加减。
茯苓 30g,泽泻20g,白术 10g,白芍30g,附子 6g,桂枝15g,党参 20g,麦冬10g, 五味子 10g,炙麻黄 6g,细辛3g,羌活 20g,柴胡15g,黄芩 10g,炙甘草 10g,干姜 6g, 升麻10g,黄芪 30g,当归15g,陈皮 15g,怀牛膝 20g,生姜 30g。4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下肢浮肿减轻 ,双腿困痛减轻 ,睡眠欠佳,时发右胁下隐痛。舌暗 ,苔 白, 脉结代。上方减炙麻黄至 3g、白芍至 15g, 去羌活、当归、陈皮 , 加附子 3g 、黄芩 2g、苦参 20g、生龙牡各 30g、生姜 30g。6 剂, 水煎服。
心得体会 :本案为脾肾阳虚之水肿。患者长期饥饱不调, 脾气亏损,脾失健运, 运输无权,水湿内停; 长期劳累, 肾阳虚衰, 气化不利 , 最终引起脾肾俱虚 , 水湿潴留 , 泛滥肌肤 ,发为水肿。同时脾肾阳虚 ,土不培木 ,水不涵木,肝失条达,不能正常疏泄 水湿, 也是水湿停聚的因素之一。脾肾阳虚 ,水湿内停 , 故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双腿 沉困;脾肾阳虚,清阳下陷,中气不足,则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晦暗无华 ;脉结代,乃少 阴阳虚,心阳不足,心失所主之故 ;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则胁下隐痛。治以温阳化气 行水为总则 , 方用真武汤为主方 , 取其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之功 ;配以升麻、黄芪、 当归、陈皮、柴胡、炙甘草 ,构成补中益气汤 ,以温补脾土,益气升阳,增强化湿之力 ; 麻黄、细辛 ,取其辛温之性 ,宣散肺气、发汗行水、利水消肿 ,即《素问》“开鬼门”之意;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 ;泽泻利水渗湿 ;黄芩、桂枝疏肝泻热 ;怀牛膝补益肝肾。诸药合用肝脾肾同调 , 三阴并治 , 脏腑通调,水肿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