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中医养生②|雨水养生,疏肝健脾是关键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科   点击数:   日期:2023-02-20

雨水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

虽然雨水在立春之后

但雨水节气仍处于冬季

此时尚未出九

今年是在“七九”第六天

我国雨水节气的南北差异较大,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而南方大多数地方则已经是一幅早春的景象。由于淮安地处“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上,所以淮安是一座兼具南北方气候的城市。

雨水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同样春雨对农作物很重要,所以俗话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对于春季的养生,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因雨水节气在春三月中,上述养生观念同样适用于雨水。春季是肝木升发的季节,因五行中木克土,升发太过就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因此雨水养生的关键是疏肝健脾。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雨水节气应注意这些养生关键点

注意“春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在早春的雨水节气里更要注意“春捂”。雨水节气防倒春寒,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湿冷让人感觉更冷,所以穿着轻便的衣物可以方便增减衣物,在感觉到热的时候,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当然,“捂”要依各人体质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等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体质偏热的人则可以少捂几天。具体标准可以综合考虑气温(对一般人而言,15℃是临界值)和个人感觉两方面。

药膳推荐

春季肝旺,而脾胃相对虚弱。粥是易消化的食物,配合一些药物熬制而成的药粥,对脾胃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药物的选用上既要考虑生发阳气,又要考虑滋补脾胃,推荐食用党参山药薏米粥,成分:山药100克,薏米30克,党参12克,大米200克。党参味甘益气,山药健脾,薏米祛湿,三者合用效果明显。

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要避免摄入寒凉的食物,比如冷饮、西瓜、梨等寒性水果。人体要生发阳气,就要先清除漫长冬季积存在体内的代谢废物,饮食要清淡些,味道不要太厚重,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通畅肠道。春季当令食材推荐:春笋。笋是山八珍之一,也叫菜王。中医里面认为它有化痰下气,疏肝健脾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曾提到,竹笋就像刮肠篦,说明它具有刮肠的作用。

调摄情志

《黄帝内经》中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功能。调节心情特别重要,要做到心平气和,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黄帝内经》里面有记载,五脏对应于五音。角音主要对应肝脏,轻快的、明亮的音乐,具有很好的调肝的作用。《江南好》《江南丝竹》《春风得意》这些音乐都可以用来调肝。

运动养生

雨水时节应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但是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运动形式最好以较温和的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动作柔和的健身操为主,运动量因人而异,以微汗出为度。

调理脾胃

雨水节气多雨、多湿。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最易为湿所困。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雨水节气一是因为气候多雨多湿易伤脾胃,二是因为春季肝脏当令,易克脾土而伤脾胃。

推荐非药物疗法“摩腹”,摩腹部是调理脾胃的一种好办法。在中医学里,大小肠都属于“胃家”。摩腹的具体做法:仰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0次左右即可。

总而言之,雨水养生,疏肝的同时当注意以调养脾胃为主。调理脾胃既要食补,又要调畅情志,配合适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