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真伪介绍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2-10-31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散发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正品冬虫夏草主要产区为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由虫体与从虫体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亦称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伪品1亚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亚香棒虫草菌的虫体及子座。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广西等。
 

伪品2香棒虫草:分布于河南省。虫体呈圆柱形或成扁肾形,表面棕黄色,头部小,棕褐色,具一对螯牙。
 

伪品3新疆虫草:分布于新疆地区。虫体外表面红棕色至棕黑色,光亮,质坚硬。一般无子座,只有虫体。其余特征与冬虫夏草相似。
 

伪品4凉山虫草:分布于四川省。虫体肥大,似蚕弯曲,长10-30cm,棕褐色,外表足不明显,从皮暗红棕色。子座多细长,单一,表面黄棕色至黄褐色。
 

伪品5 蛹虫草:也称北冬虫夏草、蛹草、简称北虫草。与冬虫夏草同属不同种。产于吉林、辽宁、河北等地。目前主要为人工培养品。虫草素就是50年代从北虫草的发酵液中发现的。
 

 伪品6古尼虫草:为古尼虫草菌寄生于蝙蝠娥科昆虫的幼虫上。分布于贵州、湖南等地。2005年古尼虫草开始在药材市场出现,当时据说是从尼泊尔等周边国家流入,曾被误当作冬虫夏草使用。有人认为此种虫草与亚香棒虫草相同或为亚香棒虫草的变种。
 

成熟的古尼虫草体表褐色,整个子座头粗糙,呈褐色,成熟子囊壳成熟是孔口外露。
 

 

 

 

 虫草采收:过早采挖,多数菌苗还未生长出土,过晚采挖,积雪早已融化,杂草丛生,虫草不易寻找,且菌苗萎缩或干枯,虫体易空心或腐烂,不宜药用。
水份:≤13%
杂质:竹签≤10%
劣质虫草:增重、染色 ,在正品虫草中掺入重金属、明矾等以加重分量。用明矾浸泡过的虫草,表面有一层乳白色。
 

市场上常见的伪品虫草主要有4种:
1、地蚕:为唇形科植物地蚕的干燥块茎。产于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表面为淡黄色或灰黑色,无足,体长5-20厘米,形似幼虫体,有根痕,易折断,断面有层环一圈,类白色,味甜,有黏性。
2、人工制作的虫草:用石膏粉或面粉掺胶用模型压制而成,表面黄色或棕黄色,足8对均匀排列,背脊横纹粗,排列整齐,子座短褐色是插入的,质硬,断面角质状,嚼之有面粉或石膏味。
3、冒充:用其它种别的虫草冒充冬虫夏草。
4、掺假:在正品虫草中掺入伪劣品。
 

 

 
(责任编辑:申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