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来袭,抗生素用了16天,脚背依然红肿难消,别急,克星来了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08-28
  前不久,来自“丹毒”患者小段(化名)拍摄的一则关于我院外科中医博士陈运为其换药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尤其是陈博士告别时,那腼腆一笑让人心头一暖,流露出浓浓的医患真情
过度劳累 竟惹“毒”上身
  几天前,30岁的小段右脚背上突然起了几个小水泡,还特别痒,误以为是蚊虫叮咬导致上手就挠,当时就挠破皮了。“这点小伤口,能有多大事。”大大咧咧惯的小段也就没放在心上。可是,第2天下午,小段发现自己发烧了,一量体温39.1℃,右脚背水肿明显,摸起来还发烫。她急忙到附近医院的急诊科就诊,可是在连续挂完16天青霉素后,烧是退了,脚却还肿着。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小段一头雾水。
  说来也巧,伯父需要手术,住进了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科),小段前来探望,正巧遇到了中医外科博士陈运。“医生,你能不能帮忙看看我这脚是什么毛病呀?挂了两个多星期青霉素了,不疼,就是肿的厉害!”
  “最近有没有过度劳累?以前有没有脚气?……”面对“蹦”着走路的小段,陈运博士认真地询问病史,他发现,小段不久之前重感冒初愈,工作和家庭等多方压力非常大,竟让才30岁的她,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这个是丹毒,你脚上起水泡后,又不小心抓破了,细菌就乘虚而入,现在右脚背淋巴管发炎了。只用青霉素可不行呀!”陈运告诉小段,抗生 素用了十多天,没必要继续再用,可以用中药口服和外敷来调理。
  此后,小段每天来换药,才三天,脚就神奇地消肿了!
  最后一次换药时,小段见陈博士查房、开医嘱忙得一路小跑,来到她身边换药时已是满头大汗。听说陈运换完药还要去做两台手术,一刻也歇不了,小段急忙递上一瓶纯净水:“陈医生,喝口水再忙吧!”“不用不用,恢复得很好,24小时后自己把胶布揭掉,就不用来啦!平时要注意休息啊!”陈运笑得特别腼腆,他利落地换好药,收拾好换药包,奔向处置间。
  殊不知,小段已经悄悄地用手机录下了他换药的这一幕。
得了丹毒 正确治疗很重要
  据陈运博士介绍,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的淋巴感染,多发于小腿和面部,易反复发作,潜伏期2—5天,患者常表现畏寒、发热等,症状与感冒相似易被疏忽,很多与小段类似的患者直到发烧,才发现脚上红肿。
  西医对丹毒的治疗,多口服、静滴青霉素等抗生素抗炎治疗,但临床上亦有较多抗生素静滴1月甚至2月,身热已退,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已恢复正常,但下肢暗红肿硬难消,这些慢性丹毒患者此时才想到要试试中医药治疗。
  丹毒的病因
  中医认为“丹毒”的发生总由血热火毒为患,患者素体血分有热,加之肌肤破损(脚湿气糜烂、足部蚊虫叮咬破损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入侵,内外合邪,火毒炽盛,不得内泄,外发于肌肤为病。
  中医治疗“丹毒”
  中医称下肢丹毒为“流火”,面部丹毒为“抱头火丹”,新生儿臀部丹毒为“赤游丹”,中医治疗丹毒,内治以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为大法,根据辩证论治原则,分为风热毒蕴、肝脾湿热、湿热毒蕴、胎火蕴毒四个证型,分别以疏风清热解毒、清肝泻火利湿、利湿清热解毒、凉血清热解毒为各证治法,并随症加减。
  “外科之病,最重外治”,外治多用玉露散、金黄散外敷患处,常选用姜黄、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苍术、厚朴、陈皮、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物,予研磨后调敷患处。
  此外,也可用上述药物水煎外洗患处,或者用鲜草药捣烂外敷,或采用三棱针快速浅刺以达到放血泄毒的效果。若患处有皮肤化脓溃烂者,可采用去腐生肌法促进疮面愈合。
科学防护 可减少丹毒复发
  丹毒易反复发作,久之患侧下肢肿胀难消,皮肤粗糙质韧形成“象皮腿”,又称“大脚风”,患肢粗肿沉重,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才能使丹毒早日治愈,减少其复发,避免形成象皮腿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及时寻求中医药治疗
  一旦发“丹毒”,要积极寻求中医药治疗,忌长期使用抗生素,防止形成慢性丹毒,迁延难愈。治疗以清火毒为主,兼以利湿。可以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时局部外敷。
  讲究卫生避免皮肤损伤
  平时要注意勤换鞋袜,洗脚后擦干净脚趾和脚丫,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不用公用拖鞋、足盆等,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皮肤有破损应立即处理,预防感染。患有脚气、鸡眼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以免护理不当,诱发丹毒。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任何疾病的发生与自身抵抗力下降有关,因此平时要调适起居,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丹毒的发作。药,同时局部外敷。
(责任编辑:宣传科)